信息公开
文学大咖齐聚铜山云谷小镇,共同见证了…
日期:2019/05/27 来源:高新区大学创业园浏览:
5月24日,铜山文学圆桌论坛在云谷小镇举行。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、书记处书记王朔,徐州市文联党组成员、副主席王成奇出席论坛并致辞。

来自江苏、山东、安徽等地的学者、文学批评家及作家代表齐聚铜山,就铜山的文学作品、文学创作态势与发展进行了激烈讨论,大家各抒己见,为铜山作家近几年所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赞赏和评价,对当前文学存在的问题积极献言献策。
圆桌论坛
倾听文学铜山“彭彭”之音
论坛分上、下半场议题进行,分别为《古槐树下——铜山作家精品文库》(八卷本)首发式研讨会和叶炜转型时代三部曲《裂变》《踯躅》《天择》作品研讨会。
作品首发式
论坛现场举行了《古槐树下——铜山作家精品文库》(八卷本)首发式,《古槐树下——铜山作家精品文库》(八卷本)收入铜山作家八部作品,有小说、散文、诗词、歌赋、杂文、戏剧、评论,形式丰富、文风各异,文风淳朴、情感真挚,富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强烈的时代气息,使感人的艺术魅力和强烈的个性色彩得到了和谐的统一。

黄健 江苏师大文学院副教授
“
作品彰显出强盛文学魅力,呈现的是一批具有文学坚守精神和文学信仰的铜山作家,他们本心作文,深耕人生沃土,生命的律动,心弦的震颤,描画出七彩人生图景,书写出别样人生意蕴。
田振华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“
铜山作家精品文库的出版顺应时代潮流,极致展现了铜山文艺创作的繁荣。几部作品在充分展现本土文化资源、表现地域审美、传递地域思想的同时,既服务于地方文化建设、传承与传达本土文化,又以小见大,展现整个时代风尚以及人性的真善美,同时也写出了时代困境和人性复杂。无论从创作质量还是创作数量来看,铜山作家精品文库在全国范围内的县域文学中都是具有标榜价值,为全国文学中的地域文化创作和推广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。
吴向裕 江苏师大文学院硕士研究生“
古往今来,在江苏文学这幅异彩纷呈的历史长卷中,铜山一直是江苏文学创作的重要阵地。无论何种题材、何种体裁,铜山文学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作品所流露出的生活真实、生命真实,还有对生活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悲悯,在当下时代浪潮下,这种文学创作的严肃感与坚守意识显得尤为重要。铜山文学深受铜山土地的滋养,某种程度上来说,更是人文铜山精神品格的生动体现。
“转型时代三部曲”作品研讨会
改革开放四十年,转型中国巨变期,知识分子面临何等考验?他们的精神发生了什么样的裂变?继“乡土中国三部曲”《福地》《富矿》《后土》之后,铜山区作协主席叶炜推出“转型时代三部曲”《裂变》《踯躅》《天择》,以此拷问一代知识分子的灵魂世界,书写他们的光荣与梦想。
岑杰 安徽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“
“转型时代三部曲”创作历时十年,作品以高校教育为背景,密切关注人的存在与人和人的关系,塑造了知名教授、管理干部、普通职员、大学生等不同群体鲜活生动的形象,借此深入拷问高校知识分子矛盾复杂的灵魂世界,就这一层面而言,《转型时代三部曲》堪称是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。
温德朝博士 江苏师大文学院
“
叶炜是一位勤奋而又有才华的作家,他不断以“三部曲”的形式带给我们惊喜。阅读“转型时代三部曲”,最直观的感受有三点:现实意识、高校情结和批判精神。除了直观感受,我更感兴趣的是“转型时代三部曲”的空间叙事艺术,一是主题并置叙事,二是复线叙事,三是圆形叙事,四是橘瓣形叙事。叶炜不断以新的形式来容纳和传达自己的思想,我很期待他带给我们更好更多的惊喜。
铜山:一座文学“富矿”
王朔在致辞中指出,铜山文化底蕴深厚,文学血脉源远流长,改革开放以来,铜山始终坚持正确的文艺方向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,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,带领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,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和文艺创作活动,文艺作品的数量、质量、题材、风格都有了长足的进步,创作出大量富有特色的文艺精品,培养了众多优秀的文艺人才,文艺事业呈现出大团结、大繁荣、大发展的生动景象,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令人瞩目的成果。
王朔说,铜山地域特色明显,不仅是一座包含有铁与煤的富矿,更是一座文学的“富矿”,是能够吸引文人墨客,激发灵感和创作激情的好地方,希望铜山文学工作者再接再厉,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,贴近实际、贴近生活、贴近群众,以充沛的激情、生动的笔触、优美的旋律、感人的形象,不断推出讴歌党、讴歌祖国、讴歌人民、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,描绘铜山多姿多彩的新图景新画卷,创作出更多更好具有铜山风格、铜山气派、铜山元素的文艺精品!
筑就铜山文艺新高峰
古往今来,在中国文学这幅历史长卷中,铜山文学不仅有着重要的位置,而且有着光辉灿烂的一页。新中国成立以来,铜山文学更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,名家荟萃,佳作纷呈。近几年来,铜山作家的作品在国家、省级刊物发表转载,多部作品获奖。《古槐树下——铜山作家精品文库》、“转型时代三部曲”《裂变》《踯躅》《天择》的出版发行,是铜山文学的骄傲,更是铜山人民的骄傲,希望铜山作家、作者在以后的日子里,立足铜山,书写铜山,创作更多有筋骨、有温度的文艺精品,筑就铜山文艺新高峰。
相关文章